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动态信息
分享到:
绥宁县杂交稻种飘香国内外
  • 发布时间: 2005-09-19 09:14
  • 来源:
  • 访问量:
  • 字体【      】
      金秋季节,笔者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绥宁示范基地——绥宁县李熙桥和武阳境内看到,杂交水稻制种田里随风翻滚出万重稻浪,种农黝黑的脸上,挂满了丰收喜悦的笑容,一担担、一车车刚收割的稻种散发出诱人的稻香,“飘”进了农家小院。今年绥宁县杂交稻制种又是一个丰收年。
 
  绥宁属典型的山区县,小气候特性明显,非常适合杂交水稻制种。该县杂交水稻制种始于1975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杂交稻制种由2001年的2.5万亩上升到今年全县的6.25万亩,制种面积以县为单位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县,被国家列入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1999年,隆平高科进驻该县大面积制种并获得成功,为做好杂交水稻制种这篇文章,该县采取了依托高科技企业发展水稻制种基地,将基地建设纳入县域经济及乡镇农业结构调整考核指标,抓关键技术落实、抓样板示范、抓服务工作及时到位。该县依托隆平高科、亚华种业、川农种业、县种子公司等企业,在省道S221和万江公路沿线的关峡、武阳、白玉、李熙桥、红岩、黄土矿、唐家坊、瓦屋塘、东山等乡镇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连片发展制种产业。并实行“三定”即定任务、定措施、定责任,保证目标任务的落实完成。该县狠抓技术落实,合理布局制种组合,实行制种组合和自然屏障相结合的隔离措施;科学安排播差期,提高结实率;严格检疫检验,保持基地的持续发展,严把种子质量检测和精选加工关。该县还每年在制种面积大的乡镇——武阳、李熙桥、瓦屋塘、关峡等乡镇各办1000亩高产示范片,召开各种现场会,带动全县制种产业。同时,该县加强技术服务,将各项技术措施由专人负责落实到各个制种农户;并搞好制种所需物资及时供应到位,不违农时。2004年全县制种面积6.03万亩,产种子1332万公斤,总产值91213万元,平均亩产221公斤,亩平均收入1320元,比一季中稻亩增纯收入460元,制种成为该县的一大产业,全县仅此一项为制种农户纯增收2790万元。广大农民通过杂交水稻制种获得了真正的实惠。该县杂交水稻制种,受到袁隆平院士的高度评价,杂交水稻种子除销往我国南方各省市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国。2004年8月7日,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现场会在绥宁县举行,来自非洲、东南亚10余个国家的60多名农业官员和杂交水稻制种专家齐集该县,就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进行了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商务局

联系电话:0739-232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