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工业是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行政和市场等多种手段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组群。工业园区化已成为当今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工业园区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聚集升级的重要载体。发展园区工业,搭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是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我市有重点工业园区(基地)13个,规划土地开发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省级认定的工业园区5个,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1至6月,园区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5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园区的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增加值1.19亿元,增长23.2%;全市各工业园(基地)从业人数累计达到22190人,同比增长35%,实际上交税金3373万元。
上半年,全市13家重点工业园区(基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7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50%,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省级工业园区完成投资4.2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总投资的58.9%。
工业园区的布局,全市形成了市区“二园二基地,县域七园二基地”的格局,全市入园企业达159家,其中63家投产。市区省级工业园区1个,县域4个,市区入园规模工业企业11家,县域入园规模企业10家,总体来看,全市工业园区正处于建设当中,市区工业园区的建设总体要好于县域工业园区。
园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区省级工业园区——江北民营经济开发区湘窖酒业上半年已经完成6座车间的新建任务,预计年底可以全面投产。还有像康尔佳中药饮片厂、中南电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见效快的工业项目相继签约入园。县域省级工业园区如邵东的伟特家私、廉桥造纸;新邵的李文食品、美克医化新材;洞口的三可食品、雪峰水电设备;武冈的泰康药业、三亿电子等一大批新建和扩建企业陆续进入工业园区。形成一批新的特色产业,给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虽然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正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总量偏小,带动作用不十分明显;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发展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招商引资难度大;管理体制不够规范;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等。当前,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已处于关键时期,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湖南实施湘西大开发两大战略的有利条件下,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为振兴邵阳工业经济打造新的平台。
——转变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市,园区兴工”的发展战略。只有加快园区工业的发展,才能迅速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恶性竞争,才能有效地打击假冒伪劣,迅速创立品牌、提高信誉。浙江永康市五金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46.6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设10平方公里,预计工业园区全部建成后工业产值将超350亿元、税收超10亿元,成为浙江省规模较大的特色工业园之一,我市要借鉴浙江永康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同时借鉴本省的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园成功经验,把发展工业园区作为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突破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立足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做大做强园区工业经济。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突出重点,扶优扶强,促进产业升级。要发展优势产业,培养龙头企业,对科技含量高、成长型、前景好、后劲大的骨干企业要进行重点培育,使之做大做强。要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扩大规模,提高中小企业上规模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竞争能力。
——依托、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区位和资源的优势。应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包括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矿业资源、科技资源等,进行整合,并利用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主导产业,规划产业布局。围绕市场需求形成“一园一品”、“一园多品”的区域特色经济,带动县域工业的发展。对零散的园区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构建园区特色经济带,加速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初步形成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造纸、建材、能源等七大支柱产业,力争做优做强。
——多渠道融资,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基础设施应做到“多通一平”,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关键的缺口是资金。因此,一是要积极争取各金融机构的支持,如国家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支持。6月末,邵阳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454.61亿,各项贷款余额166.49亿,存贷比只有36.6%,与国际公认的正常存贷比75%相差甚远。因此,各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吸收民间资金(如民间私募市场)投入园区建设。三是做好项目发布推介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创新。四是尽快注册成立园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通过制定完善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办法,吸引众多的企业入驻园区。对入园的大项目、外资及高新技术企业应在多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各种招商手段,如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外地邵阳人招商,注重资源招商和产业招商,大办推行“以商招商”(以园区开发商招产业投资商)、代理招商,全力推进项目的落实,打破区域界限,尽快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园区得到体现,凭借科技、市场、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吸引企业总部向园区聚集。
——增强工业园区的凝聚力,加快入驻企业发展速度。一是注重内涵式发展,发挥规模企业的主力军和龙头带动作用,坚持把培育规模企业、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和鼓励企业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走质量和品牌之路。二是加速中小型企业的裂变扩张,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通过优惠政策扶持,资金与技术等手段,加快中小企业孵化速度,让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加强园区服务与管理。各园区要建立和完善园区服务中心以及管理中心。对到工业园区投资的企业,由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实行“五个一”的“全程服务制”和“代办制”,即一个窗口承办、一站式办公、一卡式收费、一条龙跟踪服务、一个项目承办。同时政府要主动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诚信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外来投资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严厉打击“损商、扰商、害商”行为,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最适合投资创业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邵阳在营造优良投资环境的时候,要把创造最佳人居住环境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依法办事,注意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使外商的安全感大大增强,让投资者尝到政府服务好、投资环境佳的甜头,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追加投资,为邵阳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