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邵阳县第一家压缩木炭厂正式投产,每天可将10吨锯木制成无烟耐烧的优质木炭。这是该县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的一个缩影。
前些年大办工业时,该县一些企业和个体投资商急于追求短期利益,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尤其是锰矿和河沙开采秩序混乱,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较大,矿石利用率偏低,并引发了一系列利益纷争,群众意见较多。去年以来,该县决策层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做出了宁肯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向节约和环保转型的战略决策,提高了企业准入门槛,不管投资多大,只要过不了节能和环保关,坚决忍痛割爱,先后有3家外来投资商2000余万元的项目被否决。对现有企业,该县采取多种积极措施,进行行之有效的整治,引导和敦促企业向节能和环保转型,先后督促企业投入技改资金3000余万元,大大降低了排污量;争取项目资金,将长阳铺等3个大中型变电站建成投产;融资5000万元,积极开发水库和溪流水能资源,建成小水电站5个,对向阳坝等3座河流电站予以改造升级,确保工业用电,让锅炉“下岗”,消除了一大污染源;竹木加工走精深之路,逐步淘汰粗加工小锯木厂,重点支持胶合板和家私厂做大做强,积极开发竹席、斗笠、竹根雕等产品,胶合板已在广东、浙江市场站稳脚跟,竹产品已打入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环保关键在于保。今年来,该县由人大牵头,环保、国土、林业、水利、司法等部门联合组成环保检查执法组,切实加强了对企业的环保监测和执法力度。春节期间,责令全县所有煤矿停产进行环保安全整治,合格一家开放一家;3至4月,大刀阔斧地封闭了130多座锰矿企业,整顿合并了12个河砂场。环保部门每月进行1次河水常规监测,每季度做1次大气常规监测,上半年共完成污染纠纷监测9次,开展排污底数监测14家,查封整顿企业1家,责令搬迁企业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