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动态信息
分享到:
邵阳县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 发布时间: 2006-09-07 11:23
  • 来源:
  • 访问量:
  • 字体【      】

    最近一个月来,邵阳县农业战线捷报频传:30万亩优质稻喜获丰收,农民比种常规稻多收入4000万元;水果套袋技术使该县的金秋梨从每公斤1.6元涨到4元,果农增收3000多万元;6万亩反季节蔬菜、5万亩药材、双肌臀大白猪二代品种也为农民赚得了大把钞票。这是该县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崭新气象。
  

      近3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县域发展关键在农村、农村发展关键靠创新的理念,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针对青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农民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状,该县重点引进简单易学、市场效益可观的“短平快”新技术和新品种,以乡镇农业站为主导、以老年科协为平台、以村级教育培训为主体,每年聘请专家教授20余人次,组织农技人员150余名,把技术培训班办到村里,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栽培和管理。由于技术服务到位,农民乐于接受,引进的新技术新品种很快开花结果。双肌臀大白猪年品改量已突破1万头、青蒿药材基地发展到2万亩、全年优质稻面积超过50万亩、水果套袋技术推广到1.5万亩,高产棉和杂交水稻制种、新品蔬菜和花草种植、娃娃鱼和肉牛养殖等项目也发展很快,效益可观。据了解,该县近3年共引进农业新技术12项、新品种20余个,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40%以上,直接受益的农民20余万,增收率为7%至500%不等。九公桥镇中合村78岁的李新春从福建引进5000株海藻树,培植后以每株300至500元价格出售,已卖出2000株,获利40万元,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务了一辈子农,真没想到农业有这么大的潜力和效益!”
  

      对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新技术和品种,该县主要采取合同制和办点示范的方式,先试点后推广,以减少失败率,防止农民利益受损。如高产棉制种、娃娃鱼养殖等,都是县农业部门和有关公司签订合同,政府提供贴息贷款,发动一些农民试种试养,或直接由农业部门办点试验,取得成功后逐步推广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商务局

联系电话:0739-232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