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在该县有500多年的经营历史,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达32万亩,茶油年最高产量达2400吨。近年来由于疏于管理,经营粗放,导致茶林荒芜,树龄老化,生产面积萎缩,生产水平下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该县果断推出《关于加快油茶产业综合开发的决定》,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进行持续发展,计划5年时间在21个乡镇建成30万亩高标准油茶生产基地。目前已以租赁的形式在塘田市、金称市,蔡桥3个乡镇的8个村建立油茶低改基地1.65万亩。
该县对集体油茶林建立规范有序的流转机制,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放开使用权。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采取企业租赁、大户承包或农户以油茶林使用权在公司入股等方式转让使用权。对油茶低改基地范围内的油茶林,责任制承包户主连续两年不管理、不垦覆且又不愿发包的,由村集体收回统一代管,采取返租倒包的方式,依法将使用权流转给大户或企业。同时坚持“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推动油茶林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采取领导联点、建示范基地和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扩大和巩固油茶林面积。在职县级领导每人办点10亩以上,油茶产区的每个乡镇办点300亩以上。年底未完成任务的单位,按未完成面积每亩500元的标准扣除单位预算经费。凡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油茶林基地,县里优先安排公路、水电等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并作为上级投资相关项目的优先实施地点。大户承包500亩以上,法人(企业等经济实体)开发10000亩以上的,县里按每亩300元贷款标准贴息3年。开发油茶低改基地购置的农机具,凡符合国家补贴政策的,优先纳入补贴范围。新造的油茶林,优先纳入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范围,优先分配相应的造林补贴指标。县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用于扶植油茶产业发展,并从农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等专项资金中拿出60%以上,采取以奖代投的办法,捆绑用于油茶低改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