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动态信息
分享到:
邵阳经济发展迅速
  • 发布时间: 2008-01-14 10:14
  • 来源:
  • 访问量:
  • 字体【      】

  岁末年初,喜报频传。承接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两年超过11%的良好势头,去年我市经济继续跑步前进,活力迸发。全市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喜人态势。

三次产业齐头并进
  围绕"财政增长、群众增收"总体目标,2007年,我市着力推进"三化"进程,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去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2家,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1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3.8亿元,增长27%。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发展到30家,新增7家,南山乳业、湘窖酒业和神风动力等进入湖南"双百"工程。34个湘西地区开发产业项目有25个全部或部分投产,全市13个重点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 亿元,新增入园规模企业68 家。农业产业化方面,去年战胜夏秋冬连旱,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368万亩,粮食总产达到312万吨,养殖业总产量全省第一,农产品规模加工企业发展到198家。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或改造标准化农家店528家,通信、文化、汽车、健身、房地产形成消费热点。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去年全市接待游客4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亿元,增长19.3%。三次产业实现了29.5:30.5:40的新排序。

基础建设全面推进
  2007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去年全市89个在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65亿元,增长17.8 %。邵怀高速竣工通车,邵衡高速进入土建施工阶段,邵永高速完成工程量50%以上,竹城公路、洞绥公路、邵新公路等正抓紧建设。晒谷滩电站蓄水发电,筱溪电站即将竣工。完成水利工程 6.7万处,解决1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沼气池5229口,退耕还林7万亩。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邵阳大道、江北开发区、佘湖新城、火车站新区路网建设快速展开;资江南路休闲文化步行街、南江嘴广场、湘窖酒业文化广场如期竣工;西湖、北门广场和双清公园正在抓紧建设。污水处理厂竣工营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进展顺利,"一带一环、两江两岸、七工程、十八路"全面推进;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市容市貌有较大改观。县城建设亮点频显,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0%,提高1.85%。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007年,我市加大企业改制及改制扫尾力度,市本级重点启动了8531厂等11户企业改制,其中4户基本完成;全市企业改制累计完成750户,改制面达75%。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财政改革有序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3%。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去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增长42%;其中出口1.3亿美元,增长36%,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4家。扩大招商引资,参加"中博会"、"哈洽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邵洽周和首届邵商大会,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810万美元,增长20 %;实际到位内资186亿元,增长50%。

民生经济日益改善
  经济的发展带来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从去年开始,全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全部22.3万名农村学生学杂费1.79亿元。10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本完成村庄布局规划,农村水、电、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全年发放粮补资金1.13亿元、退耕还林资金1744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30万元、母猪养殖补贴1723万元、油价改革补贴5584万元,减少各类涉农收费9090万元。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0.97亿元,建成通乡公路205.4公里、通村公路3761.4公里。建成46所乡镇卫生院,10个县市区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1.4%,参合农民485.5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五大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3.3万人,城镇居民和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启动,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省定8件实事和市定11件实事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商务局

联系电话:0739-232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