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武冈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邵阳市商务局的正确指导下,我局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推介、洽谈和引导项目,取得了招商引资的新成效。
一、2007年招商引资情况
2007年,我市共引进或在建招商引资项目49个(其中新增项目44个),其中工业项目41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4个,其它服务性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38.4亿元,年度内到位资金达11.346亿元。新签项目开工率达92.6%,资金到位率为29.6%。工业项目引进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9%,进一步带动了我市产业向规模化和纵深化发展,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2007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4435万港币,折合576.5万美元。
总体来看,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增势强劲,呈现出“三大突破”的特点:一是城镇建设有新突破。目前,铜宝新城项目进展顺利,东门旺角购物城商店加盟活动火爆,和谐家园等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二是工业招商有新突破。2007年,我市突出工业招商,把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结合各种活动,开辟了工业招商的绿色通道,工业园入园企业明显增多。三是政务规范化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部门组织、一个领导分管的板块招商模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二、2007年招商引资工作基本做法
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市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招商引资始终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举全市之力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以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年内进一步明确了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由市级领导带头,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招商、各级领导亲自招商、项目业主主动招商的良好局面。一年来,全市先后接待1000余客商来武考察项目,先后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20余次,洽谈项目108个,达成明确意向项目49个。
2、夯实基础,储备项目
在夯实基础、强化储备方面,我局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瞄准市场需求,科学论证项目。认真分析评估市场环境、建设条件、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收预期,切实加强了对项目的论证、立项工作。二是立足比较优势,自主开发项目。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研发了一批农业深加工项目;围绕现有企业的改造和闲置资产盘活,研发了一批引联挂靠项目。三是强化前期工作,充分储备项目。完善项目基础材料,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努力提高了储备项目的质量。
3、拓宽渠道,多元招商
围绕机电产品、旅游资源、农产品深精加工三大产业积极推介项目,开展对外招商。一是参加节会广泛招商。2007年,我市组团参加有关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10个,签约金额达7亿元。二是主动组团外出招商。由市领导带队,有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参加,组成招商小分队,专程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实地考察,对接交流,大力推介项目。三是借助“窗口”委托招商。充分发挥驻京办、驻广办和驻长办的“窗口”作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今后争取和引进项目奠定了基础。四是依托外来投资企业再度招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以商招商,拓宽了与客商的接触领域,不断有外地客商前来考察,并就有关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网络招商力度,为招商引资拓宽了渠道,也公开了招商局的办事流程,收到了良好效果。
4、营造氛围,强化服务。2007年,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的头等大事来抓,为发展招商引资构建了政策平台、环境平台和服务平台。一是在硬环境建设上,加大了建设改造步伐,着力改善基础设施,道路拓宽、城区供水、供电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工程取得了新的进展。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投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优化我市的投资环境。三是高效运行市政务中心职能,使政务中心真正成为投资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的“绿色通道”。同时对全市外来投资企业建档管理,纳入经常化服务,随时深入到企业了解其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并适时组织召开外来投资企业业主座谈会,广泛征询在环境和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为来访的客商提供日常服务,从政策咨询、证照办理、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减少了办事环节,方便了客商投资,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招商引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受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等政策的影响,招商项目急需用地与土地供应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签约项目结构布局不合理,工业项目招商成效不明显,引进的强势企业相对较少,上水平、上规模的项目不多;3、外资进展不够理想,签约多、落地难、资金到位率低等;4、招商局遗留债务沉重,严重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2008年招商引资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查找差距,拓宽思路;不断完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搞好投资促进;继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创新招商方式,广辟融资渠道;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努力,实现重点突破;确保年内完成招商引资15亿元。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为完成目标任务,2008年在招商引资方面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在我市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进一步扫除影响招商引资的各种思想障碍,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2、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切实调动各级各部门共抓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在目标管理考核中的分值比例。
3、成立一套苦干实干、坚强有力招商引资的领导班子,建立一支热情高,责任性强,素质较高的招商引资队伍。潜心研究招商引资的路子,精心包装招商引资项目,热心管理招商引资的事务,使招商引资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
4、优化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一是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大幅度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办公、限时办结,形成招商引资的绿色通道。积极建立起重商、亲商、惠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二是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从政策上降低招商门槛,修订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创建诚信政府,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强以水利、交通、旅游、城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5、创新思路,增强招商实效。一是突出抓好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增强吸引力;二是突出抓好以商招商,进一步激活引导外来投资企业增资投入和开发新项目;三是突出抓好企业自主招商,努力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力争在企业自行引进项目、资金、技术方面有新突破;四是突出抓好项目跟踪落实,完善项目主办负责制、奖惩制,力争使新的签约项目尽快落户、尽快投资创造效益;五是要有针对性地登门拜访,上门招商。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考察。
6、抓好项目工作。一是明确招商引资项目的方向和思路。①依托高新技术与品牌优势发展制药业和特色食品业;②依托现有基础和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③依托现有技术和矿产、林业资源发展建材业;④依托“烽火”名牌发展机械制造业;⑤依托湘西南贸易区位优势发展再生资源产业;⑥依托武冈籍业主和劳动力资源发展来料加工业;⑦依托本地传统产品通过提质升级发展成规模产业。二是建立项目工作网络。要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业、个人、公众传媒等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相互协作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全力,建立一个覆盖面广、关联度高、反馈性强的项目工作网络。三是搞好项目的论证包装。项目的收集、筛选、论证、包装要体现项目的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做好项目的推介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公众传媒,依托上级招商部门的引荐和服务,依靠社会各界的牵线搭桥,依托上级招商部门的引荐和服务,依托社会各界的牵线搭桥,凭借各类“洽谈会”、“展览会”的平台,多渠道、多形式推出和获取招商信息;五是在“跑”字上下工夫,主动寻找商机,寻找好的项目和合作单位、合作伙伴。
7、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利用工业园区筑巢引凤,引导产业聚集,使工业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截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