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工业结构逐步改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关键性指标实现较大突破
我市是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目前仍以资源企业为依托,形成机械制造、食品、造纸工业,巩固发展纺织、化工、建材工业,培育现代中药、电子材料等新兴工业产业体系。近年来,通过突出体制创新,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突出园区建设,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突出产业引导,培育产业集群;突出民营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突出工业投入,搭建了融资平台;突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对加速推进邵阳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劲动力。据统计,到2010年, 全市规模工业年产值达704.1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11.3亿元,同比增长23.8%,完成500万元以上技改投资151.8亿元,同比增长33.3%,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3.46%,完成新产品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52%。新型工业化关键性指标实现较大突破。
新型工业化路径与对策
我市应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通过推进技术改造,引入节能环保技术,加快自主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应突出抓好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加快制订出台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项目支持、资金帮扶、部门服务、政策优惠方面给予照顾,建立健全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在我市机械、食品、医药 、化工等传统产业引入一批精密制造 、柔性制造 、数字化操控的电子信息技术 ,在产品设计 、设备改造 、生产运行等多个环节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提高企业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加快推进云峰水泥、宝兴科肥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建材、化工、冶炼等高耗行业启动一批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全市企业推广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先试先行,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片区。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利用好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分步骤关停落后产能企业。
严格落实市级领导挂点联系项目制度,加强项目调度工作,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投入,及时把握国家和省里政策导向、产业动向和资金投向,精心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加大项目申报落实力度,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加强要素投入,促进项目加快实施。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力度,扩大总量。加大对宝庆科技工业园产业孵化器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科研院所及高学历人才进入园区创业,促进中小型及高科技企业成长和蜕变;探索困难企业利用现有场地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