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分享到:
邵阳市加快推进对非经贸合作发展规划(2022-2025)
文件名称: 邵阳市加快推进对非经贸合作发展规划(2022-2025)
索引号: 4305000062/2023-12350  
公开目录: 通知公告 公开责任部门: 商务局
发文日期: 2022-12-2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生效日期 : 2022-12-29 有效期: 4年

邵阳市加快推进对非经贸合作发展规划

2022-2025

邵阳市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10

第一章  规划背景 3

(一)规划提出 3

(二)发展基础 4

(三)发展机遇 6

第二章  总体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战略定位 10

(四)发展目标 13

第三章 重点任务 15

(一)开放战略对接行动 15

(二)贸易扩容提质行动 17

(三)产业发展促进行动 20

(四)服务体系构建行动 23

(五)人文交流深化行动 24

第四章 保障措施 26

(一)组织保障 26

(二)政策保障 26

(三)人才保障 27

(四)风险防控 27

(五)对外宣传 27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规划提出

20221016,党的二十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发挥内需潜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举措特别是在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

近年来,按照一带一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战略定位,湖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对非平台(以下简称一会一区为依托,聚焦对非深度合作与先行先试,务实推进对非合作八大行动九项工程逐步建设完善开放政策体系,着力建设全国对非经贸合作新高地。邵阳市与非洲经贸合作往来日益密切,初步构建起以工程机械、工业消费品、轻工产品等产业为支柱的对非经贸合作格局。根据《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专项规划》,邵阳市作为先行区规划布局的“一核心、三片区、五大功能聚集区”中的五大功能聚集区之一,重点推动发制品中医药、鞋靴制品、打火机、箱包、服饰、五金工具等对非国际贸易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

为全面落实邵阳市作为先行区五大功能聚集区的战略定位,加速构建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示范高地,本规划立足邵阳市对非经贸合作的特色与优势,紧密对接一会一区政策机制,在充分调研、多方沟通、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对邵阳市对非经贸合作(2022-2025年)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保障措施进行了全面部署与统筹安排,旨在打造指导性强、实操性强、落地性强的对非经贸合作年行动方案

(二)发展基础

1对非经贸基础坚实

2021年,邵阳市进出口总额达240.3亿元,居全省第7,较2015年增长2.24倍,年均增长率37.41%其中,对非贸易总体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从2017年的14.6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2.19亿元,同比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2021以来受疫情影响,邵阳对非贸易增速降缓,但仍彰显出强劲韧性。2021,邵阳对非进出口总额52.4亿元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与43个非洲国家有贸易往来,南非、尼日利亚与邵阳双边贸易位列前两位20221-5月,邵阳市完成对非进出口20.85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占全市1-5月外贸进出口总额109亿元的比重为19.13%

对非贸易方面,形成以轻工产品、工程机械、工业消费品为主导的对非出口格局,出口产品包括发制品、打火机、箱包、鞋靴类、纺织原料及制品、塑料橡胶及制品等,其中发制品在非市场份额超过60%。现有贸易市场基本实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全覆盖。对非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邵阳对非投资备案企业6家,中方投资总额2309万美元,涉及发制品、箱包、打火机、五金、鞋业等10多个领域。对非经济合作方面,邵阳积极对非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承接公路、桥梁建设和水电安装等工程,有力带动了工程机械、建材出口以及技术与劳务输出。

2、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邵阳在发制品、打火机、箱包、鞋靴、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发制品产业生产企业超过60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年产值达60.3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发制品原材料集散地、中国第二大发制品生产基地及中国第三、南方最大的发制品出口基地,邵阳市发制品产业集群被列入“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打火机产业规模以上企业31家,年产值146亿元,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是全国最大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出口基地,一次性打火机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箱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41家,年产值209.8亿元,总产值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是全国8个箱包皮具生产基地之一鞋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18家,总产值86.7亿元服装产业生产企业312家,主要生产针织品、女装、童装等产品,年产值135.4亿元。在此基础上,装备制造、显示功能材料、中医药、特色轻工、循环经济、生态绿色食品、数字经济、智能家居家电、新能源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形成爆发式发展格局。

平台建设得到新提升。对外开放平台方面,邵阳海关于20204月挂牌开关;邵阳铁路货栈查验场正在规划建设中;全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公用型保税仓3个,出口监管仓3个。对非合作平台方面,202012月,邵阳市分别与湖南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逸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湖南中非经贸产业园项目协议,为邵非经贸合作提供专业服务支撑与产业合作平台。

(三)发展机遇

1、疫后中非经贸合作进入发展新阶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世界经济、全球产业链合作及人员往来遭遇重挫,国际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疫情在给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的同时,也给中非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中非经贸合作正加快实现由单一输血输血造血并重转变,由注重硬件建设向软硬件建设相结合转变以我为主向中非共商、共建、共享转变,由国家、央企为主向国家、央企、地方民企共同参与转变。中非双方团结抗疫,推动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构建更紧密命运共同体。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AfCFTA)于20211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在非洲大陆的自由流动,使非洲大陆成为一个覆盖超12亿人口、GDP合计超2.5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为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新契机,增添新活力。

2、湖南着力建设中非经贸合作新高地

2018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对非合作八大行动,绘就了新时代中非关系的发展蓝图。 八大行动产业促进行动的首要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下唯一的经贸合作平台——-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并于2019620219成功举办两届2020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湖南自贸区”)正式获批,是全国已批21个自贸试验区中唯一定位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改革创新试验田。在中非经贸博览会、自贸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对非经贸合作平台的加持下,湖南成为全国对非经贸合作政策中心。与此同时,湖南对非合作政策体系已基本成型。20205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打造中非地方经贸合作新高地的若干意见》,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务实推进湘非经贸合作,积极探索对非合作长效机制。

202111,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非双方共同制定并发布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明确了双方未来合作的主体框架,全方位勾勒了中非合作各领域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举措,开启了中非全面合作新征程。作为《愿景》的首个三年规划,中非双方共同实施贸易促进、投资驱动等九项工程为湖南省打造全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高地进一步指明方向。

3、邵阳强力推进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

邵阳正朝着二中心一枢纽邵阳梦奋力前行,全力实施产业兴邵战略,开放型经济活力迸发。邵阳充分利用邵商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功获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球邵商大会做成品牌,成功举办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邵阳名优产品走进东盟经贸博览会。2020年邵阳海关开关运行,建成邵阳经开区隆回县邵阳县的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2021年,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国家级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逸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中非经贸产业园项目引进合同》;同年9月,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邵阳经开区签约9个入园项目,签约投资额12亿元此外,邵阳着力实施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行动,大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落户邵阳。


第二章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决定,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纵深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务实推进对非合作八大行动九项工程,着力建设对非经贸合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推进对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贡献邵阳力量。

(二)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更好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立足实际需求,确保邵非合作务实深入可持续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坚持统筹规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聚焦重点国别、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需求,先期集中力量和资源着力打造试点示范项目,发挥成功经验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挥县市区、园区、企业的特色优势,明确差异化发展定位,统筹推动各片区高效协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四是稳中求进,风险可控。充分评估对非经贸合作的政治、经济、市场风险,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切实做好风险防范。

(三)战略定位

1、上位规划

根据《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专项规划》,基于产业结构、业态分布、政策优势、物流以及配套条件等因素,先行区规划有功能互补、协调互动、错位发展的一核心、三片区、五大功能聚集区布局。邵阳中非经贸产业聚集区以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邵东市、邵阳县为核心,推动发制品、鞋靴制品、打火机、箱包、服饰、五金工具等对非贸易产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建设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

2总体定位

根据先行区战略部署,综合考虑邵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邵阳市对非经贸合作总体定位如下:

一是明确差异化发展思路,全面融入湖南省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聚焦产业协作和功能耦合,形成系统性、战略性、统领性的全方位行动方案;二是构建多层次空间格局,规划形成一核心+双片区+七大产业聚集区邵阳全域空间格局形成对非经贸合作核心圈与各县市区产业联动、功能互补、互动合作的有机发展格局;三是实施宽领域产业策略,以发制品、打火机、箱包、鞋业、纺织服装、五金工具等对非合作基础良好的优势产业为重点,以电子信息、智能家电、工程机械、体育用品、农产品进出口加工、中医药等具备对非合作发展潜力的产业为突破,以仓储物流、跨境电商、商贸服务等经贸配套服务型产业为支撑,最终推动邵阳市整体形成千亿级对非经贸产业聚集区,成为湘中湘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探索形成地方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对非经贸深度合作样板模式,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重要联动区和支撑点

3、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邵阳市各地区产业布局现状、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地理区位特点等因素,依据提质增效、集聚集约、重点突出、特色显著的布局原则,以对非经贸产业链延伸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一核心+双片区+七大产业聚集区为邵阳市对非经贸合作空间布局,形成邵阳市对非经贸合作产业核心圈与周边县市区产业联动、功能互补、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1)建设一核心

一核心即邵阳市城区范围,包括双清区、北塔区、大祥区3个市辖区,是邵阳对非经贸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聚集区。核心区内以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将其打造成邵阳对非经贸合作的核心产业载体。产业方面,核心区以发制品、鞋靴制品、打火机、箱包、服装、五金工具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对非智能家居家电、电子信息(手机)、工程机械产业。平台方面,以湖南(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为依托,构建一中心、五平台的产业运营服务生态系统,搭建邵阳对非经贸合作产业生态服务中心,设立金融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五大平台,形成系统性的产业运营服务生态系统,将邵阳市城区打造成为邵阳市对非经贸综合引领区。

2)打造双片区

双片区即邵东市、邵阳县,是邵阳对非经贸合作的主要产业载体邵东市依托邵东经济开发区,以打火机、中药材、箱包、纺织服装、小五金等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物流,打造邵阳对非商品生产制造区;邵阳县依托邵阳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邵阳县中非经贸产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发制品与棉纱纺织产业,打造邵阳发制品与棉纱纺织制品集散、研发设计中心,围绕中药材、茶叶烤烟油茶、油菜、水果、南竹、畜、蔬菜、水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对非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引进非洲非资源性产品,打造邵阳非洲非资源性产品加工区

3)辐射带动七大产业聚集区

七大产业聚集区包括绥宁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新邵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是邵阳市对非经贸辐射带动产业聚集区,结合各地区产业基础积极发展对非产品,推动对非产业集群化发展。

新邵县产业聚集区,依托新邵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隆回县产业聚集区,依托隆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体育用品、箱包、中药材产业;洞口县产业聚集区,依托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和体育用品产业新宁县产业聚集区,依托新宁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制造(手机零配件)为特色产业;绥宁县产业聚集区,依托绥宁产业开发区,以竹木深加工特色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农产品进出口加工业;城步苗族自治县产业聚集区,依托城步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农产品进出口加工业(以乳制品、茶等饮品为主);武冈市产业聚集区,依托武冈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农产品休闲食品出口。

(四)发展目标

全市对非经贸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25年,我市对非贸易总额达127亿元,对非贸易年均增速达25%打造2个技工贸总收入规模超百亿元的对非经贸产业园区,整体撬动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对非经贸产业聚集区;推动邵品出邵出境每年组织企业参加10以上境内外对非经贸相关示展销会、经贸活动,每年设立1个邵阳境内外展销中心;推进非物流节点联动建设,接续开通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延伸至邵阳;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组建跨境电商联盟,培育建设3个以上在非跨境电商及公共海外仓;在非洲打造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活动与服务平台,在东、南、西、北、中部非洲五大区域设立邵阳在非商会或商务代表处;积极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国际友城关系,力争缔结1对非洲友城;加快推进示范试点建设,重点支持发制品、箱包、打火机三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力争新申报1-2个国家级或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1-2国家(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建设基地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对非经贸合作产业运营服务生态系统,为对非经贸实施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业务促进与专业服务支撑。

第三章重点任务

为充分发挥邵阳对非经贸合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围绕打造邵阳中非经贸产业聚集区的战略定位,加速构建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示范高地,将重点实施开放战略对接、贸易扩容提质、产业发展促进服务体系构建人文交流深化大行动。

(一)开放战略对接行动

1、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实施。认真贯彻国家对非合作八大行动九项工程,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行动方案(2021- 2023年)》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针政策,推动湘非经贸合作更好发展,按年度梳理对非经贸合作工作重点,引导各有关部门和企业抓住机遇,开拓非洲市场。重视非洲西部国别,积极推动邵名特优产品在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加纳等西非国家市场的进入、扩大、再发展进程;拓展非洲东部市场,推动邵阳名特优产品、服务、技术与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发展需求对接;跟进非洲南部,推进南非、安哥拉、马达加斯加、赞比亚等国家重点项目落实;关注非洲北部地区,加强对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产能合作发展,培育建设1-2家境外农业产业园区和境外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注:以首列部门为主要牵头单位,下同

2、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对接。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204号)文件精神,深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立健全跨省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合作共建模式,通过飞地模式等培育外向型产业合作园区。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市场化专业机构,开展驻点招商,积极对接龙头企业跨省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引导对非经贸企业积极利用湖南省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开放政策机制,在邵阳创造进口增量。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3、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切实推进邵阳中非经贸产业聚集区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创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联动发展区。加强与自贸区长沙片区临空区块、岳阳城陵矶港口及城陵矶综合保税区、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的对非物流节点联动,推进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湘沪非江海联运通道、湘非航空运输网络、湘非卡航联运通道等连通延申至邵阳,实现邵阳对非贸易省内货运联程的无缝化衔接。深入对接先行区非洲在华非资源性产品集散和交易中心建设工作,推动邵阳企业积极参与非资源性产品深加工、省内集散中心等功能配套建设工作,提高邵阳对非进口贸易量,增加出口产品种类建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协调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和定期工作研讨。推进完善先行区飞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促进邵阳与高桥、金霞、岳阳等片区形成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促进飞入地飞出地实现税收按比例合理分享、考核指标互通共享的联动经济发展模式。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邵阳海关

(二)贸易扩容提质行动

4、培育壮大对非贸易市场主体。培育“AEO高级认证”企业,定期开展政策解读及咨询答疑活动,激发对非贸易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培育一批国内国际市场协同互促、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优质贸易企业。大力培育对非商贸市场主体,以湖南(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邵阳县中非经贸产业园为载体,引入省级重点商贸平台,以邵东国际商贸城为基础,建设培育邵阳市义乌商品城2.0版及邵阳-非洲商品城,打造集展示、采购、销售于一体前店后厂的产销模式,实现对非商贸市场主体破零倍增。支持企业建立对非国际营销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发制品、打火机、箱包、鞋靴类等传统优势出口行业在非建设展示中心、分拨中心、零售网点、专卖店、公共海外仓和批发市场等。支持装备制造、消费类电子产品、特种显示材料等重点企业在非建设维修服务中心、研发中心、交付中心和备件基地。推动企业在东、南、西、北、中部非洲设立区域邵阳商会或商务代表处,组建对非行业协会及进出口联盟,推动形成覆盖非洲主要市场的销售网络,拓宽在非市场销售渠道,加强企业间粘性。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贸促会)

5、孵化引入自非进口主体。支持出口型企业向进出口并重转型,鼓励内贸企业开拓对非进口业务。扩大非洲非资源性产品进口,鼓励本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品牌企业投资,促进非农业投资产业链布局,并对非洲特色农产品加工开发。引入并培育进口贸易平台,支持高桥大市场、红星大市场等重点进口商贸主体在邵阳开设分支机构,推动进口跨境电商平台落户邵阳。实现国际进出口与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支持外向型企业在邵设立非洲进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6、充分利用国内外经贸展会平台。策划举办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邵阳专场活动,组织邵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博览会上进行推介,对博览会上达成重大经商务合作、农产品出口外向型企业给予奖补或政策优惠依托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东盟·湖南(邵阳) 名优产品交易会等在邵主办的重点国际经贸展会,增设对非经贸合作板块活动,加大对非经贸宣传力度。大力支持邵阳企业参加境内外对非经贸展会,对赴非参展并达成重大经贸成果的企业给予奖补。加快培育扶持邵阳品牌,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并同步搭建线上线下国际贸易高质量平台,打造邵阳制造区域公用品牌,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鼓励“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品牌企业在非设立形象馆。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贸促会市农业农村局

7、建立完善市场开拓对接机制。推进非洲市场常态化对接工作,引导在非商协会、商务代表处牵头组织相关企业及在非市场人员定期开展市场资讯、项目信息的对接、搜集与发布,动态跟踪非洲市场动向、行业趋势及项目跟踪机会,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非洲国别市场调研与研究,对于以考察投资环境、进行项目对接为目的的赴非考察团,达成重大经贸商务合作、农产品出口或智力支撑成果的企业(个人)给予或政策优惠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贸促会、市税务局、邵阳海关

8、积极探索贸易新业态新模结合发制品、箱包、打火机三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以贸易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支持企业利用线上展会、电商平台等渠道开展线上推介、在线洽谈和线上签约等。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维修和进口再制造等贸易新业态,探索开展新型贸易模式试点建设工作。组建邵阳跨境电商联盟,充分利用湖南(长沙)跨境电商交易会等平台,加快跨境电商生态链的培育和引进。对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对非本币结算贸易机制,支持省级易货贸易平台在邵阳设立分支机构,引导企业参与先行区中非易货贸易企业联盟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易货贸易研究、易货贸易平台开发及运营。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邵阳海关)

9畅通国际贸易物流通道。依托湖南省五大货运集结中心建设,以接续的方式,联动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岳阳城陵矶江海联运集结中心、株洲及衡阳湘粤非铁海联运集结中心、怀化东盟货运集结中心,集中打造邵阳国际货运集散中心,实现产业、园区、口岸、通道和市场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仓储物流专业园区及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联合的方式,规划建设邵阳对非国际仓储物流中心,积极推动仓储物流中心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货运形成多式联运模式,提升地区对外贸易便利性。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邵阳海关)

(三)产业发展促进行动

10、加快推进境内外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湖南(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邵阳县中非经贸产业园的建设实施,鼓励以非洲区域、国别、产业及产品为特色定位规划开发专业园中园,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和协同作用。鼓励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等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资建设运营,推动邵阳在非企业入驻湖南及兄弟省份在非设立的经贸合作区与产业园区,促进优势产业在境外园区形成集群效应、规模效应,与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形成联动发展模式。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结合邵阳对非产业发展需求,以市场化方式规范有序设立对非经贸产业投资基金,撬动民间闲散资金赋能境内外园区产业项目,推进邵非产业合作可持续发展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11、引导合作实施 高品质走出去。推进投资带贸易、外经促外贸合作模式,鼓励企业抱团出海,深耕非洲市场,推动轻工制造、工程机械等优势产能走出去。支持企业 借船出海,鼓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加强与央企、国企对接,积极开拓承接非洲业务,带动相关产品、服务出口。鼓励企业加强对非洲市场研究与研讨,深入分析、科学研判非洲区域市场需求,分区域分产业布局产能合作项目,促进企业抱团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链式合作。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12推动集群式高质量引进来。紧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国家支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利用获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优势,重点承接特色轻工、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等产业,精准引进高能级企业。建立完善各区县及园区间交流对接机制,在规划布局互通共知、招商资源互通共享、招商信息互通共促、重大项目联动推进等方面强化合作。探索集群引进、整体开发的组团招商模式,支持企业抱团转移、项目链式落地。推广以商招商模式,充分发掘核心企业和中介资源地源头活水作用,鼓励规模大、信誉好、人脉广的企业引进资金入股参股,开发和延伸产业链产品,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发挥引来一个,带来一批效应。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13推动产业链式升级。开展产业链建设行动,以湖南(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邵阳县中非经贸产业园等为产业载体,引导对非经贸企业集群发展,通过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增强上下游的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性。开展技术赋能行动,推动发制品、打火机、箱包、鞋类、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传统工艺创新与技术设备升级,促进电子信息、智能家电、工程机械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开展产业整合行动,引导同类型、生产关联度高的企业联合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对经济效益低、生产规模小、经营风险大的企业的监督管理与指导扶持。开展国际品牌培育行动,重点在发制品、打火机、鞋类、纺织服装等产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品牌经营意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大力推进外向型企业进口咖啡、坚果、干辣椒、芝麻、花生等优质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非洲优质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加快推进对非农产品出口竞争双循环。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服务体系构建行动

14、打造对非贸易服务体系。重点引入一批省内外知名经贸专业服务机构在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设立服务站,打造涵盖口岸通关、国际货代、法律服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驻地服务、交流展览、咨询策划、信息传媒服务等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对非贸易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邵阳县人民政府)

15、创新打造金融支撑体系。落实进出口贸易关税保证保险支持政策,切实帮助进口企业降低担保成本。持续开展常态化银企对接活动,定期摸排对非经贸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量身提供“一企一策”专属式金融服务。创新风险补偿金融机制,引入省级重点供应链金融机构在邵建设服务平台,鼓励外向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积极对接采用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强与湖南省分行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积极推进本币结算业务落地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商务局、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邵阳银保监分局、邵阳海关

16完善对非经贸促进机制。市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加大与省、市、区相关机构和部门的联动和协作,建立健全联席机制,协调推进对非贸易促进各项工作。建立邵阳市重点对非经贸国际合作企业联系制度,及时收集企业诉求,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引入社会力量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依托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组织国内商协会、行业联盟、贸促机构、金融机构、智库、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多方面共同参与,定期研究对非经贸发展战略与促进创新机制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

(五)人文交流深化行动

17、推进缔结邵非友好城市鼓励与经贸合作基础良好的重点国家和地区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在2025年力争缔结1对友城。促进对非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打造非洲文化艺术节,为邵非经贸合作的可持续推进奠定人文基础。提高邵商文化在对非贸易中的影响规模,形成贸易带动文化、文化促进贸易的良性发展模式。

(责任单位:市委外事市商务局、市委宣传部、市贸促会文旅广体局

18、开展对非经贸合作能力建设依托政府相关部门、商协会、产业联盟、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建设邵非经贸培训中心,定期就政策解读、市场开拓、汇率避险等重点议题组织开展能力建设活动,为企业提供人才交流、业务培训和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为邵阳对非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输送和培养本地复合型经贸类人才。定期组织非洲学者和非洲青年访邵研修,通过技术交流、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方式,切实帮助非洲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市委、市政府形成定期调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对非经贸合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成立对非经贸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对非经贸工作,市商务局牵头,市委外事贸促会、邵阳海关、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联等单位协调配合。积极对接省市级税务、海关、外汇等相关部门,切实帮助企业协调突破制度性障碍与技术性壁垒。充分发挥邵阳市中非经贸合作事务中心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对非经贸合作的长效对接、项目促进与咨询服务工作。各县(市、区)制定对非经贸合作协调服务机制,为重点项目推进和贸易便利化提供支持。对于开展对非经贸的企业,探索每名干部联系一个企业的结对帮扶机制,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

(二)政策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支持,统筹使用国家、省、市级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对非经贸合作长效机制落地、市场主体的培育与引进、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物流通道体系的构建。完善各级政策协调机制,形成邵阳市、区、园区多级政策集成,促进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各类政策良性互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对非经贸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人才保障

深入推进五大人才行动,围绕对非经贸合作领域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及培养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掌握非洲市场商务资源的高层次人才与团队来邵阳创新创业,完善落户、住房、就医、家属随迁、子女教育、父母康养等人才服务政策。推动对非经贸领域职业教育,鼓励地方高校、职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等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对非经贸合作能力建设培训。

(四)风险防控

加强对邵阳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的监督管理,发挥行业协会和高校智库作用,开展涉非经贸、投资等领域的相关法律、规范的宣传培训、预警信息收集。建立对非贸易摩擦预警与应对常态机制,支持企业开展贸易摩擦应对。严格落实职权法定、程序正当,行为规范等行政执行原则,打造良好开放型执法环境,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五)对外宣传

丰富对外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官方媒体平台,大力推进新型社交、流媒体平台关注邵非合作,积极展示邵阳对非经贸合作成果,加大对非经贸合作经典案例、重点企业的宣传力度,发挥在非成功企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邵阳企业与非开展经贸合作的热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商务局

联系电话:0739-232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