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山门镇在城镇开发中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大手笔打造秀美古镇。上月17日,山门至水东4公里乡道和秀云山灵霄殿、角楼等建设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山门古镇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如蔡锷公馆、松坡学校、松坡街、黄埔分校旧址、秀云南岳殿等,保护这些资源是打造秀美古镇的前提。近两年来,该镇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先后将蔡锷公馆、秀云南岳殿、蔡锷曾住过的小巷“松坡街”全面进行了维修和修缮,并在蔡锷公馆内安装了蔡锷铜像,蔡锷公馆现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引进有关企业家慈善资金3000万元,对富有宗教文化资源的秀云山进行旅游开发,现已完成征地、图纸设计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扩容提质是打造秀美古镇的关键。该镇通过科学规划,投入90万元,在连接洞山路和山水路之间的黄金地段修建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雕塑了高大威武的蔡锷将军塑像,接着投入30多万元,恢复了松坡学校,修建了通向蔡锷父母、祖母及叔父墓的标准路。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该镇先后投资180万元,对里仁市场周围的四条小巷路全面进行硬化,镇内的主要街道全部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横穿古镇的黄泥江也得到疏理。同时,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群众盼望已久的山门二桥,突破了河东、河西两岸群众长期出入不便的交通“瓶颈”。
到目前为止,该镇城镇道路已超过5公里,城镇面积由过去的1平方公里拓展到2.8平方公里。城镇美了,街道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游人香客也多了。去年1至11月,该镇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创综合旅游收入300多万元。城镇建设“磁场效应”吸引众多镇内外投资者。近两年,新修的140个临街商业门面,已登记注册从事加工、运输、餐饮、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各类个体私营户560个,新办投资100万元的企业9家,每年新增税收50多万元。